关注 专注职场赚钱干货,和你一起飞速成长!
01
知乎上刷到这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资料图片)
你拿这个问题问工薪族,问普通中产,可能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立刻辞职”。
老子都这么多钱了,还犯得着上班给他卖命?
个别说不辞职的,里面绝大多数人的心态也不是“我要好好干这份工作”,而是“老子要炫耀,要让你羡慕嫉妒恨,让你欺负我,老子气死你”这种。
有没有戳中谁、那个谁?
哈哈,如有戳中,纯属巧合。
但是呢,你去看看身边,人家真的本来家庭就拥有这么多钱的人,好像人家从老子到小子,也没有说都躺平不工作了?
身边有个巨有钱的拆迁户,家里就收租子无忧无虑就好。
老子也想得通,就想唯一的儿子别工作了,家里待着享享清福,没事儿装修装修自家的房子啥的(他们每年还有新下来的房子需要装修)。
结果这孩子不干。为了不在家被老爸摁着躺平,人家跑外地去折腾。
当时是借了老爸一些本金。去年自己赚了钱,立刻把老爸的本金还掉。自己赚到的钱他也不乱花,都存银行的大额存单。
前些天他还跟熟悉的人讲,他攒了多少多少了,明年可以自己买房子了。
熟人都惊了。你还用买房??家里房多的可以周一到周五换着躺。
人家说要自己买一套,这个不一样。
我之前在的创业公司老大,去年跟我通电话,也告诉我,之前我们的某个合作方,90后,自己在北京买房了,全靠自己赚的,开心坏了。
这孩子也是一样的。他要是让他爸给他买,估计轻松买个10套。
而除去这些富裕之家,我身边城市工薪家庭的孩子,买房倒是基本全都靠父母的。父母出钱出力,再不济也得凑个首付给孩子,甚至很多都是父母在还贷。
为啥会有上面这样的差异?这个我们文章后面再详细说。
当然也不是说富二代都要发奋靠自己买房哈,躺平的也多,但是很多还是会找个班上或者做些事情的。
率哥有位亲戚,做生意小能手,积累了很多资产,现在躺着光租金日入一万。
人家这么有钱,也是这两年身体吃不消了,才算基本退休了。前几年都是拼命在干的。
女婿体制内勤勤恳恳上班。女儿之前生娃全职了几年,今年过年吃饭时,竟然也在规划着娃上幼儿园了,她要去上班了。
咱普通人想的,我有了5000万,立刻马上辞职了,上个P的班。可好像那些真有了5000万的人,人家大部分反而没这么做。
这是为啥哩?
02
我20多岁的时候,对这种现象是很不解的。
那时候,单位里就有收着几万房租上班的,有开着跑车上班的。要知道,我们工资才几千块钱。
我那时候心里面想的就是我要是财务自由了,立刻不画这劳什子图纸了,不上班了。这些明显财务自由的人,咋还在这里上班呢?
后来30多才想明白了。当我自己买了房且收入也不担心还贷后,我才突然想明白的。
问题还是出在马斯洛需求上。
由下而上,5个层级: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大部分普通工薪家庭、中产,肯定是没能力养孩子一辈子的。所以我们这些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生存问题。
别管经济多发达、社会多进步了,我们跟以前男的需要去打猎女的需要去摘果子,否则就食不果腹饿死了,没啥区别。都是在解决马斯洛需求的第一层级,生理需求。
这一层,无非食物、水分、睡眠、性啥的。每月要吃饭吧,要租房吧,然后还想买房吧,有了房好像才有人愿意跟自己结合?
再往上,最多到安全。经济不太好,大家都想进体制,就是求个安全,有人给稳定交社保有人给发养老金。
无非就是这些问题。
上班,于大多数人而言,完完全全就是谋生的工具。
谋生,那自然就是不得不做。
别说没几个人能选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算选到了,谁工作中还没个不开心、没点儿磕磕绊绊呢?
而当你抱着我干这个是为了吃饭、还贷,不好好干就手停口停这份压力,那一点点欢喜,很快也被磨得七七八八了吧。
唯有硬着头皮坚持。
所以才想做做“老子中了5000万立刻甩辞职书”这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美梦。
工作的目的是生存,生存被5000万大大地满足了,那 工作的初始目的都不在了,还工作个P?
而前面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无论老爸躺着日入一万的,还是拆迁一大堆房周一到周五可以不重样住的,人家早就跳过了马斯洛需求的这一层。
他们工作的初始目的,便不是生存,而是尊重、是自我实现。
率哥老家村里,很多有钱老板,早就不愁吃喝,他打下的江山,儿女几辈子都吃不完。可他们就有执念,要把孩子送进体制内,再不济也得考个教师编。找另一半也要是体制内的或者当老师的,因为说出去好听,倍有面儿。
这个所谓说着好听,有面儿,就是尊重需求。
我刚毕业的时候,从北京央企跳出来,完全理解不了这种需求。
因为我没房没车孤零零一个人北漂,我要在北京生存啊,靠单位发的工资我生存不下去。
后来也确实是,我们那批进去的,家里无助力或者助力不够的,两三年吧,全都跳槽了。家境殷实房子车子父母全给安排妥当的,倒是踏踏实实留着朝九晚五。
也难怪很多工作现在都要考察你家庭情况。
不同的家庭背景,入社会后需求不同,选择便不同。大轮廓是有章可循的。
03
再说前面讲的富二代喜欢靠自己买房和工薪家庭的孩子反而都希望仰仗父母买房的问题。
买房和买房,背后也是完全不同的需求。
工薪家庭的孩子买房,那也是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啊。
年轻人收入低房价高,挣扎在温饱线,倘若父母能支持一下,在他们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时候,垫块儿砖,那他们后面的人生,就平顺很多。
所以很多年轻人,对父母是有此奢望的。
而富二代呢?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完全不会受到威胁。哪天他能沦落到没饭吃?身后有老爸老妈托底,混不好无非低个头让老爸救助一下完了呗。
他们想要靠自己买房,是要证明自己,完成马斯洛上层的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别看富二代们下面的需求层级生来就有,但是他们想要在马斯洛需求层级上往上走,是非常难的。
因为上一代成就太高,光芒会把他们吞掉。他们会被说成是谁谁的儿子女儿而失去对自身的认可。
在北京合作过的一个创业团队,整个团队几个合伙人都是富二代。创业多苦啊,可他们就都卯着一股劲儿,非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不可。
朋友也讲过一个他身边的富二代。自己白手起家,赚到上千个W,才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父亲放心让他接了班。而此前,他做啥错啥,父亲是看不上他的。
赌王儿子、奚梦瑶老公何猷君不也经常发言,小时候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所以他要靠自己考上麻省理工。据说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关系户”而是靠实力,把名校全考了个遍,拿了一大堆offer。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非常高兴地说出自己生了赌王长孙。这也是他追求自我实现的一部分,虽然惹到了众怒。
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满足马斯洛层级上面的需求,就容易太多了。
家里没办法给买房的,虽然开始苦了点。但是一旦自己完成了这个跨越,事业小有所成,哪怕就是自己买了个房、一年赚个几十万什么的,那都是满满的成就感、自豪感。家里人也会以优秀的孩子为荣。
也就像何猷君说的,他小时候参加全国性考试,全A的成绩拿到了英国第一,但别人也不会夸他好,想这是他父亲的原因吧。而普通人家的孩子,考好一门就会被表扬。
我相信,这是他孩童时代内心真实活动的表达。
04
所以呢,假如突然有了5000万,你会不会不上班呢哈哈?
我是这么觉得的。虽然中了5000万也太太太太小概率了,但是我们每个人,随着自身的成长,也会经历马斯洛需求的不同阶段。
那便还是要以终为始去思考。
倘若在哪个层级就想哪个层级的事情,还是太短视了。后面反而会难走。
我身边有人,业务开展得很好,也很赚钱,但是很快就做不下去了,就想调转方向。
外人看了很不理解。
其实是因为她开展这个业务的时候,是为了赚钱,想只要能搞到钱就好。但是稍微搞到一点,她拥有了安全感,马上就升级到马斯洛的上一层级了。
可这件事,又不符合她的价值观她的初心,就没动力了。
这样还是蛮折腾的。
所以我虽然一直跟大伙儿讲要fire,要有财务自由的梦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大家财务自由就不工作了。
财务自由的定义,是不为赚钱而工作。
所以反而,当你想象着自己未来财务自由后的状态,反而应该更加用心地去选择工作。我连钱都不差了,我还想做这件事,那就对了。
越早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个赛道,也反而越容易赚到钱。
你想想你都不差钱了,你还想干这个。而其他人进入这个赛道,可能满脑子怎么带薪摸鱼呢。他们能跟你比?
关注 专注职场赚钱干货,和你一起飞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