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荆天旭摄)
据了解,冷水渔业既是龙江推动现代农业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监测、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黑龙江省渔业一直以来都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在不断推进龙江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渔业资源养护。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境内分布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水产种质资源丰富,素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之称。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冷水鱼产品肉质细腻、韧性的出众品质。
【资料图】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孙文志作主旨介绍。(荆天旭摄)
孙文志介绍,今年举办“燃情夏日 鱼跃龙江—2023黑龙江冷水鱼增殖放流季”活动,通过春育、夏放、秋捞、冬捕相互衔接,做到资源养护与有效利用紧密结合。这既是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进黑龙江省冷水渔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力推动冷水渔业资源养护、保护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兴凯湖“三江一湖”等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必要之举,还是擦亮黑龙江省渔业名片、推介龙江渔业产品、推广“黑土优品”品牌的又一展示窗口,更是规范社会放流活动、培养广大群众全面关爱鱼类资源的有效措施。
增殖放流季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相结合、与中俄边境水域联合增殖放流活动相结合、与打造推广黑龙江冷水鱼品牌相结合、与开展渔政执法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与中小学科普教育宣传活动相结合。
据介绍,自2001年国家统筹拨付增殖放流专项资金到2022年底,黑龙江省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苗16.87亿尾,其中珍稀濒危名贵鱼类0.64亿尾,其他经济鱼类16.23亿尾。
本次活动是在省直有关单位、市县(区)人民政府、协会(基金会、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由黑龙江省渔业协会、北鱼渔业集团、黑龙江省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哈尔滨市极地馆、系列活动地政府承办。
此次增殖放流季活动是在前述政府放流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社会公益捐赠元素,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截至目前,开幕式活动已募集放流用各类苗种近1000万尾。今年计划组织放流各类苗种9000万尾,其中政府部门安排放流7050万尾。黑龙江省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作为慈善公益组织机构,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至今已有8个年头,这次也义务加入到放流季的活动筹备中,北鱼集团、咏大传媒等单位也积极投入到放流季活动及公益捐赠活动筹备当中。
整个放流季活动从2023年6月到8月结束,持续2个月。主要活动安排如下:
7月7日将在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举办开幕式,上承6月6日省农业农村厅与鸡西市在密山市兴凯湖共同举办的“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下接7月13日在抚远市开展的“中俄联合放流”,后续还将在全省陆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密山:2023年6月6日(全国放鱼日,已完成)
哈尔滨道里区:7月7日(开幕式)
抚远:7月12日—7月14日(2023年中俄联合放流)
同江:7月14日—7月16日
萝北:7月16日
逊克:7月25日—7月27日
黑河:2023年7月28日—7月31日
肇源:2023年8月5日—8月10日
关键词: